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 向海蓉 胡家晨 蒋思源 郑敏)近日,在当阳市两河镇新星村的南瓜田里,无人机化身“空中扁担”,与人力无缝衔接专业实盘配资,大幅提升南瓜采收效率,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翅膀。
走进当阳市两河镇新星村郑禹南瓜基地,饱满的南瓜点缀着藤蔓。村民们将田间摘好的南瓜装进编织袋后,无人机飞手操控无人机轻盈掠过田地,精准悬停在装满120斤南瓜的编织袋上方。村民拉着无人机垂下来的钩子,利索地将袋口挂绳套进钩子。随后,无人机稳稳拉起沉甸甸的袋子,平稳飞向另一边堆满南瓜的草垛,稳稳卸下。一趟搬运15个南瓜,仅需一分钟左右。
据新星村村民张三清介绍,他今年刚成为无人机飞手,目前主要负责南瓜运输。他表示,这份职业不仅带来了可观收入,更让他体会到了作为现代职业农民的自豪感与获得感:“现在正是农忙吊运南瓜的时候,一天可以吊运一万多斤南瓜,工资一天一两百元。”
眼前这片南瓜基地,属于新星村村民郑禹所有,面积约120亩,预计年产可以达到190万斤左右。“南瓜是今年4月份栽植下去的,今年7月左右开始收头茬。南瓜可以收3次,这次头茬大概每亩能收5000斤。”郑禹告诉记者。
采用无人机运输南瓜,对郑禹而言也是今年的新尝试。郑禹告诉记者,无人机搬运南瓜既省时又省力,相比人工采摘搬运,用无人机运输也可减少三分之二的人工投入:“人工挑出来的南瓜成本要高一点,用无人机飞运出来,成本要低,碰坏伤害少一点。”
这种创新的“地头装袋、空中运输”模式,是新星村探索智慧农机应用的新成果。它有效解决了南瓜田内部运输不便的难题,降低了采收劳动强度,提升了作业效率。
近年来,当阳市将智慧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专业实盘配资,大力推广无人机技术在农业生产各环节的应用。从精量播种、高效飞防,到如今创新拓展至采收运输,无人机已成为田野上空不可或缺的“科技新农人”。这不仅创造了新型就业岗位,更为该市智慧农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中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